金后子荣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的消息传来,很是惊讶。总认为自己的写作还没有达到获全国奖项的水平,但静下来想,偶然寓于必然之中,因为文学已经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,成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事儿。
其实,文学是一个辛劳奔波的过程。真的靠近她拥抱她,才发现其如拉纤,不进则退。托尔斯泰说文学是人学,细琢磨,其实更是苦学。记得一位作家说过,写作犹如干活,阅读犹如吃饭,不吃饭怎么能干活呢?那长年累月的阅读又是何等辛苦的事。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。读过的书大多会忘记的,就像每天吃进去的饭不是全能吸收、而是大都变成粪便排掉一样。麻烦自然麻烦,但其价值的实现,麻烦是必经的过程。是的,阅读犹如花间的蜜蜂,要不住的忙碌才能保证生命的正常运转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文学无非是两个字,一个是“读”,一个是“写”,说来简单的两个字,坚守并非易事。
先说“读”吧,孤灯黄卷,“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”,时刻都不可懈怠。凡有大成就的人,没有一个不是终生读书的人。曾国藩坚持每天读书10页,即使是高烧难忍也不放弃;毛泽东读书更是勤奋,凡是有他身影的地方无不放置书籍,所以他才成为“思接千载、视通万里”的伟人。其实,与辛劳相伴相生的就是幸福快乐了。好的文章会引起你的共鸣,可拍案浮白,是你想放也放不下的。那什么是好的文章呢?就是与你有着同构性的文章,与你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相近或相似的文章。
最近,读余秋雨的散文《书架上的他》,在谈到辞职后的感受时,他写到:“我离开那个既装腔作势又不肯吃苦的文化圈子越来越远了,觉得神清气爽。”读后实在令人痛快。在读耿立先生新出版的散文《消失的乡村》时,面对那一幕幕大悲大苦的情节,读着读着,我禁不住泪流满面,提笔写下了这样的文字:“在这个世界上,谁都可以看不起农民,但谁又能离开大地的滋养?”很是解恨!
再说“写”吧。上面谈到,读书是吃饭,写作是干活,干活总要比吃饭付出得多、艰辛得多吧。我所接触的文学爱好者中,大多是在写作这一环节当了逃兵的。起初,决心下得比天还大,可面对眼高手低的文字和屡战屡败的投稿,大都由“演员”变成了“票友”。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明白,在这个浮躁的当下,面对种种诱惑,能忍受写作这份清苦须有相当的定力和吃苦精神的。
文学不会给我们带来直接利益,面对滚滚红尘,选择放弃自在情理之中。之所以给人们带来不了利益,之所以容易被放弃,所以文学就成了极少数人坚守的阵地,在文学之路上跋涉更显得艰难,另一方面又显得格外珍贵,只有那些耐得住寂寞和清贫的人,才有可能笑到最后。从古到今都是这样。在我们创办周三读书会的时候,文友们摩拳擦掌、慷慨激昂,随后是一拨拨走了,一批批又来了,一拨拨又走了,七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,真正能坚持下来的有几人呢?怪不得一位文友由衷地感慨:“事不在大小,重在坚守”“孤独是文学的生产力”,不无道理。
回眸五十多年的天涯路,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喜欢上文学的——不,应该说是热爱,因为热爱比喜欢强烈得多也持久得多。茫茫人世间,我发现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,往往是冥冥之中身不由己的事,是说不清道不明的。“草在结它的种子,风在摇它的叶子。我们站着,不说话,就十分美好”“我心中那自由的世界,清澈而高远”“心里像有一些话,我们先不讲,等待着那将要盛装出场的未来”“过了那个路口,你就知道陪你聊天的人越来越少”……当遇到这样优美诗句的时候,很多人是麻木不仁的,但我却实在是绕不过去的,恰恰是触动了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,就赶紧记下来,有进山捡到宝贝一样的欣喜。
所以,自己慢慢就想明白了,为什么从初中到高中办墙报的队伍里总有我的身影;在工厂上班时厂报编辑小组也总由我执笔;从二十多岁开始积累的一本本读书笔记里总是流淌着诗意的句子;在生活落寞甚至是心灰意冷的时候总是能从写作上找到精神的寄托,看到生活的光亮。对我而言,文学是茫茫大海里的一座灯塔,是人生路上的大美风景,更是心灵深处永不熄灭的一盏明灯。或许没有为什么,世间有些事可能生来已经注定。我从出生就注定一生的寻求,寻求远方那美好和自由。
说起文学,还想谈谈书法,这位与我相依相伴了三十多个春秋的老朋友。当计算机时代海啸般席卷世界,作为边缘化了的书法艺术,不知多少人不屑一顾,多少人一日曝十日寒,我却坚持下来并乐此不疲,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。根本的一条,就是觉得书法能培养人的恒心和毅力,而恒心和毅力是干好任何事情的基石。至于从它身上获得名利,那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事,即使是圈子里有点影响,也仅仅是书法的副产品罢了。
书法的临习与创作,恰恰暗合了文学读与写的关系。自古以来,文学与书法就是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、情投意合的挚友,二者密不可分,相得益彰。所以说,当习惯了一有空闲就摸毛笔的时候,从事文学创作就不会轻易割舍,自然就有了苦乐相伴相依的坚守。当回望自己十几年前那些生硬零乱的文字,才真正体会到“唯有写作,才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唯一通道”的深意。
就在写下这段文字的当儿,恰逢小外孙周岁日,在他“抓周”时候,从十几件物品中竟然一下抓起了《大地的苍茫》,是我获奖的那本书,顿觉“革命自有后来人”,倍感欣慰。
作者简介:李炳锋,笔名:金后子,1962年3月出生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、中国诗歌学会会员、中国楹联学会会员,济南周三读书会创办者。曾任市园林局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、园林文联主席,山东散文学会副会长,齐鲁书画家协会副会长。
自幼酷爱书法,坚持对文学的追求,形成相互滋养、相互促进的格局。著有《日月清音》《一年的光景》《大地的苍茫》等七部散文集和《在天地间奔跑》诗集。2014年散文获首届齐鲁散文奖,2015年获新视野“人与自然”全国散文一等奖,2016年获蒲松龄全国散文一等奖,2018年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。作品散见全国各类报刊。
主办:
金融文学创作中心
山东大学华夏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金融文化研究所
金融文学网
山东金融书画院
主办:
金融文学创作中心
山东大学华夏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金融文化研究所
金融文学网
山东金融书画院
主编邮箱:gongshanglinyi@126.com
编审:贾善耕 柴洪德
制作:林毅 复核:李会启
欢迎玩家到【 wan玩得好手游】查看最新变态版手游攻略,只需要在百度输入【 wan玩得好手游】就可以浏览最新上线送满vip的变态手游攻略了,更多有关手游的攻略和资讯,敬请关注玩得好手游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