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让网络游戏毁掉孩子
来源:互联网 编辑:wan玩得好手游小编 更新:2024-10-29 11:03:54 人气: 247
家庭教育看起来没大事,孩子成长的每一天,都在点点滴滴的普通小事中度过,但家庭教育绝无小事!“蚁孔溃河,溜穴倾山”。为何区区蚂蚁能使千丈之堤毁于一旦呢?每一件看上去都像是日常琐碎的小事,如果处理不当,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终身的影响。
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,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优秀人才,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。
家长的期望是好的,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正确的。
可是,从孩子呱呱坠地,到孩子成长的每一天,都离不开家长们的精心呵护。
所以,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孩子一个人单方面的事情。
作为父母,你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,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身,左右着孩子的成长。
有时,就在你们不经意间,看似并不严重的微不足道的做法,往往却影响了孩子的一生,使本该变成天才的,变成了庸才。
孩子上网成瘾也是一样,到底家长的哪些做法会造成孩子上网成瘾呢
意见不一致
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做父母应尽的责任,但是,在履行这一责任的过程中,时常会发生父母意见不一致的问题。
小到吃喝拉撒,大到择校升学考试。
例如,父亲允许孩子上网,母亲怕孩子染上网瘾;父亲给孩子买很多课外读物,母亲怕孩子看多课外东西影响学习成绩;往往是母亲打孩子,父亲常常护短,父亲管孩子时,母亲却又充当保护伞,、、、、、一个管,一个护,孩子到老不上路。
现在的孩子,好多是在爸爸、妈妈、爷爷、奶奶、姥姥、姥爷六个大人两代人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的,家庭成员的复杂性,往往导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,产生意见不能协调一致,这是教育的大害。
由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尚未健全,对是非还分辨不清,好坏还分辨不明,家庭成员意见的不一致性,导致孩子无所适从,不知道该听谁的。
易造成孩子做事唯唯诺诺、优柔寡断,削弱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正常发展。
破坏家庭教育的效果,影响了家长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性。
有时,孩子还会利用家庭意见的不一致,寻找利于自己的保护伞,于是,就养成撒谎、任性、不讲理等一系列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恶习。
由于家长从小家庭生活环境不同、生活阅历不同、受教育程度不同,都会造成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存在差异和冲突,这是很正常的。
期望值过高
当今社会,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,成为出类拔萃的精英,过上令人羡慕的,既无需辛苦劳累,又能轻松挣钱的享受生活。
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家长不惜动用所有的社会关系,花费巨资为孩子择校,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“兴趣”辅导班,把孩子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,甚至要求孩子“样样争第一”。
殊不知,残酷的现实和社会分工,决定了仅有少数人,才能成为生活的佼佼者,大多数人都将成为普通的社会劳动者。
这种过高的期望只能让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。
过分包办和溺爱
苏联著名教育学家,马卡连柯说过:“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,子女就会感到痛苦,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,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。”
是的,过分到泛滥的爱,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大敌,是一种毁灭。
现在的家庭,大都几代人呵护一个孩子,隔辈疼,疼不够,家长们深怕孩子受一丁点苦和委屈,包揽了孩子生活中一切大大小小的事务,孩子在家简直像个小皇帝、小霸王,一味地迁就、包庇和纵容。
其结果:
一方面,导致孩子分不清好与坏、对与错、能做与不能做的区别,养成任性、懒惰,缺乏刻苦精神,孩子出门后啥也不会,会感到自卑,没了依靠,变得六神无主。
另一方面,情感淡薄,没责任心,不懂得感恩,狭隘地认为大人为他做的一切,都是理所应该,天经地义的,反而稍有不如意的地方,还会不满足,甚至发脾气,极易走上极端。
管教太严缺乏沟通
现在,随着升学的压力,就业的严峻,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将来能端个金饭碗,越来越相信“不打不成才”、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的传统守旧的教育观念。
据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,2009年联合本市12所中学,对2000多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,由于家长管教严格,产生叛逆思想的孩子占20%以上。
记得我在《钱江晚报》上,看过一篇文章:3岁女儿对不上唐诗《静夜思》中“床前明月光”的下句,活活被亲生母亲掴死。
是的,在教育孩子方面,溺爱是错误的,不管是失职的,但是管教太严或过于粗暴,也会令孩子窒息,扼杀了孩子本来的天性,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。
2007年1月17日,《人民网》,报道了一篇新闻:17岁中学生“徐力杀母案”引起社会各界深刻反思
徐力,浙江金华四中高二学生,父亲长年在外地火车站工作,母亲是县食品厂一名普通工人。
家庭生活虽然不算富裕,但母亲总让徐力过着“吃穿全包,一心读书”的生活。
徐力平时性格文静,上初中时一直是三好学生,在学校是一个“品学兼优的学生”。
升入高中时,徐力考进了学校的重点班,可在高一上半学期,全班排名却倒数第二名,通过努力,下半学期,徐力一跃到了第十名。
母亲喜出望外,要儿子以后每次考试都排在班级前10名。
然而,悲剧也就从这时候埋下种子。
高二上学期期中考,徐力只考了班级第十八名,母
亲知道后很生气,狠狠地打
了儿子一顿,并吼道:“以后你再敢去踢足球,我就把你的腿打断。”
面对无法实现的目标,严厉的家教重压,徐力深感委屈和压抑。
2000年1月17日中午,积怨终于爆发了,徐力因看电视和期末考试要考前10名的问题,与母亲再次发生争吵,绝望中的徐力拿起一把木柄榔头,活活将母亲砸死。
徐力杀母案震惊了全社会,也引起社会各界对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。
管教孩子,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爱,也是父母的天职,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, 但家长在管教的时候,如何才能达到合理有效呢?
首先,要讲究方法,对孩子的管教和督促要把握时机、适可而止、恰到好处,要多和孩子沟通,不能居高临下,以势压人。
其次,要信任孩子,放手让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,给孩子自由呼吸的空间,不要过多地加以干涉和禁止。
最后,要尊重孩子的兴趣、爱好,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,不要给孩子提出过高、过苛刻的要求。对孩子一些不良的意识和言行,要及时给予帮助、引导和教育,并辅之以必要的约束和批评。
拔苗不能助长
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,许多家长却在不知不觉中,往往又犯了类似的错误。
前阵南京"米爸"晒2岁娃学小提琴照,引来无数网友争议:2岁的小米连筷子还不会用,就学拉琴,这到底是培养孩子还是摧残孩子?
是的,有许多家长,为了不让孩子输在“起跑线上”, 从胎教就开始,学知识、听音乐;
在孩子说话还不太清楚的时候,就强迫孩子背大量的古诗、儿歌、和外语单词;
在孩子的小手还不听使唤的时候,就培养孩子琴、棋、书、画、游泳、舞蹈、拳击等等特长;
在孩子的课业负担已经不堪重负的情况下,还要强迫孩子上语文、奥数、英语等兴趣辅导班。
这样做与拔苗助长、杀鸡取卵、涸泽而渔有什么不同之处呢?
家长迫于环境压力、盲目跟风、或者把自己未完成的全部希望,都寄托在这一棵“独苗”的身上的心情,是可以理解的
。
但是,过早、过度或过量去施教的做法,只会造成孩子使身心健康受到损害,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,或者丧失学习的兴趣、或者高分低能、或者走向极端。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,不能把个案当做普遍规律,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,不能过于急功近利。
乱倒情绪垃圾
随着社会生产不断进步,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,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,每个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,家长也难免会生产一些不良的情绪。
比如生活的重负、投资的失意、工作的压力、领导的误会、同事间的纠葛、邻里间的纷争,朋友间的磨擦、夫妻间的争吵 、家庭成员间的磕碰与矛盾等等都会使人徒生伤感。
面对这些情绪垃圾,做家长如何进行合理宣泄和清理,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最近在网上,经常看到由于家长心情不好,而导致孩子住院、伤残、死亡等虐童事件时有发生。
2007年2月22日,《南方都市报》:三岁女孩遭母毒打 邻居报警。
昨日(21日)下午,一名三岁女童怀疑长期遭受母亲毒打,并被关押在洗手间内。
众邻居发现她已经被打得遍体鳞伤、面部青淤、眼睛肿胀成了一条缝、浑身上下惨不忍睹,邻居误以为其被打瞎,随即报警将其救出。
5时许,157医院护士值班室,可怜的小思影她青紫淤肿的小脸蛋,上面满是一道道伤痕、一个个指甲印、一块又一块黑乎乎的伤疤,让人触目惊心。
最让人震惊的是她的两个眼睛,已经肿胀成了一条缝,完全看不见眼珠。额头、嘴角、鼻梁上,也全都伤痕累累。
据说小思影老家是梅州五华县,跟着父母来广州打工。可是,父母感情不和,于是,母亲就经常毒打小思影出气。
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,中庸不是平庸和放纵,是指平衡、不走极端、张弛有度。因此,做家长的在教育子女时,一定要把握好度,不要捡了芝麻,丢了西瓜,收之东隅,却失之桑榆。
做个智慧细心的妈妈
古往今来,众多名人、伟人身后都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,母亲不仅给予了孩子健康的体魄、物质上的享受,更给予了孩子精神上的支柱、人格上的熏陶、心灵上的帮助。一个智慧型的妈妈必定是学习型家庭的建设者,是和谐关系的营造者,是人生路途的导航者和鞭策着,是多彩生活的创造者。
每逢新学期开学,总有一些家长,把教育子女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学校与老师身上,常常拉着老师的手,不厌其烦、絮絮叨叨地说:
“老师,我们整天做生意太忙了,没时间照看孩子,孩子交给学校,交给您,我就放心了。”
“老师,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呢,希望老师你们给我好好管管,该骂就骂,该打就打。”
“老师,我没文化,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,我把孩子交给你们了,请你们严格要求。”------。
可是,家长你们知道吗?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、蹒跚学步、牙牙学语,到孩子成长的每一天,母亲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妈妈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妈妈的怀抱是温暖的爱巢,妈妈的话语是最动听的歌。
常言道,好妈妈胜过好老师,好妈妈为孩子塑造了一辈子的习惯、性格和
道德品质,是孩子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。
“蚁孔溃河,溜穴倾山”。为何区区蚂蚁能使千丈之堤毁于一旦呢?“孟母断织”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一个智慧的母亲是何等重要。
孟子小的时候,有一次放学回家,他的母亲正在织布,见他回来,
便问道:“学习怎么样了?”
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:“跟过去一样。”
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,十分恼火,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。
孟子见状害怕极了,就问他母亲:“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?”
孟母说:“你荒废学业,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。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,才能增长知识。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,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。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,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,而且难于避免祸患。”
孟子听后吓了一跳,自此,从早到晚勤学不止,把子思当做老师,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。
《韩非子》中说:“圣人见微以知
萌,见端以知末。故见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
其实,孩子网瘾初期总是有些蛛丝马迹,作为细心的妈妈一定能够觉察到的。
韩非子《扁鹊见蔡桓公》故事说得好。
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,曾经来到齐国,进见蔡桓公,见面好一会,扁鹊说道:“您有病在皮下,要是不治,恐怕会加重。”
桓公讳疾忌医,赶紧回答说:“我没有病。”
扁鹊退出后,桓公说:“医生总是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,并把这作为自己的功劳。”
过了十天,扁鹊又拜见蔡桓公,说:“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肤,要是不治,就会更加厉害了。”
桓公听后不理睬他。扁鹊退出,桓公又是很不高兴。
过了十天,扁鹊再次拜见蔡桓公,说:“您的病已经进入肠胃,要是不治,就更加严重了。”
桓公仍不理睬他。扁鹊退出,桓公又是极不高兴。
又过了十天,扁鹊远远地看见桓公转身就跑。
桓公很奇怪,故此特派人去问他,扁鹊说:“病在皮下,用药热敷治疗就可以医治好的;病在肌肤之间,用针刺就可以医治好的;病在肠胃中,用清火汤剂就可以医治好的;要是病在骨髓,那就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的了,我就没有办法治疗了。现在桓公的病已发展到骨髓里面,我因此不再过问了。”
过了五天,桓公感到浑身疼痛,便派人去寻找扁鹊,这时,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。
网络上瘾也是有一个过程的,一般分三个阶段。
一是好奇阶段:一般是从众、好奇,或寻求枯燥、挫折解脱阶段。
二是着迷阶段:对上网找到了感觉和乐趣,并影响到学习和身体健康,但还没达到失控状态,还知道正常吃饭、上学。
三是成瘾阶段:由于沉溺网络已久,无时无刻不想着上网,网瘾的各种弊端都已暴露无遗,对学
业、身体、心理都产生恶劣影响,甚至达到废寝忘食地步。
孟子的《离娄章句上》收录了一篇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》的文章:
孟子说:“观察一个人,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。
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。
心中光明正大,眼睛就明亮;
心中不光明正大,眼睛就昏暗不明,躲躲闪闪。
所以,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,注意观察他的眼晴,他的善恶真伪能往哪里隐藏呢?
眼睛是心灵的窗口,情绪的悸动应该是判断孩子是否有网瘾的晴雨表。
孩子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象,有时候,孩子在用失控的情绪告诉我们,他的内心有多么的困惑和挣扎,只是我们做家长的没有读懂他们的情绪变化而已。
其实每位细心的妈妈只要用心去观察,就一定会通过孩子情绪的变化,早早地扑捉到微小的变化,去防微杜渐,而不是一味地禁网,或放任自流,最后落得失之毫厘,谬之千里的地步。
了解孩子就像喝茶,只有你静下心来,用心慢慢地去斟酌,才能品出其中的香、其中的醇、其中的别具一格的风味。
其实,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智慧,就看做父母怎样去挖掘,使其发扬光大了。
比如:孩子在玩游戏或电器时,往往无师自通;
孩子在听故事或看电影时,特别专心;
孩子在劳动或运动时,非常积极;
孩子在看别人做某事时,自己很想做,当放手让他做成时,他会高兴、满足;
下面这是个真实感人的故事,我曾在多家报刊杂志上看到过,说的是一个被怀疑有智障的孩子,怎样在妈妈一点一点的智慧教导下,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。
儿子上幼儿园时,第一次参加家长会,老师就训斥妈妈说:“你家儿子真让受不了,在板凳上连三分钟也坐不了,怀疑他有多动症, 最好带他到医院看看。”
在回家的路上,儿子问妈妈。老师都跟她说了些什么,妈妈鼻子一酸,差点流下泪来。
因为家长会上,老师唯有对儿子表现不屑,唯有交代儿子去看医生。
可是,她却莞尔一笑地告诉儿子:“老师表扬你了,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,现在能坐三分钟了,别的小朋友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呢,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。
”
那天晚上,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个大馒头,并且没让妈妈喂一下。
儿子上小学时,家长会上,老师又没好气地对妈妈说:“你家儿子这次又考全班倒数第二名,我怀疑他智力有问题,最好带他到医院查查。”
在回家的路上,她潸然落泪。
wan玩得好手游】查看最新变态版手游攻略,只需要在百度输入【 wan玩得好手游】就可以浏览最新上线送满vip的变态手游攻略了,更多有关手游的攻略和资讯,敬请关注玩得好手游网!